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

生命的領航者

生命的領航者 (2016.8.28 濟南教會主日講道大綱)
聖經:約翰福音14:1-14
聖詩:24.189.595.387
啟應:35
◆約翰福音第13章到第17章,這五章都是耶穌在最後晚餐所做的「交代後事」,特別今天這一段經文對於「死後歸向哪裡?」給了我們很要緊的答案。
◆基督信仰一再告訴我們,在基督裡面生命是沒有「死亡」的,只有永恆的生命。
◆耶穌所說永恆的生命是和復活的盼望有密切的關係。

一、信心與應許(14:1-4)
1.信耶穌除去愁煩(混亂)
◆耶穌洞察人的內心,他看出門徒心裡「愁煩」,希臘文原意是「混亂」。

2.耶穌的「去」:預備永生的居所
◆住處、家、父,都是隱喻(metaphor)。
天堂就像上帝的心一樣寬廣,有足夠的地方容納所有的人。
◆「去」意思是「先鋒」,就如同希伯來書6:20說「作先鋒的耶穌」。
◆「先鋒」意思是:開路先鋒、港口的領航船prodromoi(先鋒)。
◎耶穌說:「我父親一直在工作,我也該照樣工作。」(約翰福音5:17)
◎羅馬書8:34「現在正在上帝的右邊替我們向上帝祈求的!」

3.耶穌的「再來」:與主永遠同在
◆啟示錄22:20,耶穌也說在末日時:「是的,我就要來了!」
◆約翰.加爾文(John Calvin, 1509-1564):「我要上天堂,不是因為天堂美好,也不是為了逃避地獄的火,而是愛我的上帝在那裡。」

二、耶穌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(14:5-7)
1.人死後要往哪裡去?
◆耶穌三番四次告訴門徒他要到天父那裏去,但是他們都不明白。參閱7:33。
◆多馬坦誠的問出世人最想知道的問題,「人死後要往哪裡去?」、「該走哪一條路?」

2.猶太人對生命的三大基本觀念:
(1)道路:耶穌成為我們的路
◆上帝對摩西說:「你們不可偏離左右,耶和華你們上帝所吩咐你們行的(路),你們要照著去行」(申5:32-33)
◆摩西對以色列民說:「我知道我死後你們必全然敗壞,偏離我所吩咐你們的道,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」(申31:29)。
◆以賽亞說:「你或向左,或向右,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,這是正路,要行在其間」(賽30:21)
◆詩人也祈禱說:「耶和華阿,求你將你的道路指教我,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」(詩27:11)。
(2)真理:耶穌實踐出真理
◆「耶和華阿,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,我要照你的真理行」(詩16:11)。
◆「因為你的慈愛常在我跟前,我也按你的真理而行」(詩26:3)。
◆道德真理不能光用言詞表達,而必須以身作則行出來給我們看。
(3)生命:耶穌的拯救帶來新生命
◆耶穌說:「我就是生命。」
◆「因為誡命是燈,法則是光,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」(箴6:23)。
◆「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」(詩16:11)。

三、耶穌所賜至大應許(14:8-14)
1.因耶穌的工作而信
◆前面有多馬好問,接著有腓力的渴望。
◆透過耶穌所做的事,已經應驗聖經關於彌賽亞的預言。

2. 凡奉耶穌的名祈求,就必得著
◆對任何祈禱,我們都需要問自己:我能奉耶穌的名如此祈求嗎?

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認識:

一、耶穌是人生命的領航者
基督教信仰是充滿永生的確信,基督徒比起任何人都不忌諱談論死的議題。最好就是在遺囑中也表達出這樣的信仰深度,甚至我們可在基督的盼望中,先行與家人、子女討論遺囑內容,免得「大事情發生了」才措手不及。 

二、耶穌說:「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」,你學耶穌做事了嗎?
「我鄭重地告訴你們,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,甚至要做更大的,因為我到父親那裏去。」(14:12)我們信耶穌的人,我們做過哪些耶穌曾做過的事呢?
今年我們教會設教120週年、建堂100週年,我們也在想,我們如何做耶穌所做的事?
記住!耶穌說:「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。」

問題討論:
1.你曾為生命愁煩過嗎?你曾想過人死後生命往哪裡去嗎?
2.關於人死後往哪裡去,耶穌對門徒做了那些最後的「交代」?
3.耶穌說:「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」,你可以學耶穌做哪些有意義的事?

講道稿

生命的領航者
聖經:約翰福音14:1-14
聖詩:24.189.595.387
啟應:35
約翰福音第13章到第17章,這五章都是耶穌在最後晚餐所做的「交代後事」,特別今天這一段經文對於「死後歸向哪裡?」給了我們很要緊的答案。 
基督信仰一再告訴我們,在基督裡面生命是沒有「死亡」的,只有永恆的生命。在世人的眼裡雖然死,但對信靠耶穌基督的人來說,不是死亡而是換成一種新的生命型態繼續活著。這也就是耶穌告訴門徒說:「我去為你們預備地方」,他先去為我們作準備,然後要再來帶我們去一個嶄新的生命居所。
耶穌所說永恆的生命是和復活的盼望有密切的關係。是耶穌基督帶給信靠祂的人的,是生命的復活,這種復活不僅是靈魂的復活,也是肉體生命的復活。就像我們在使徒信經所信的信仰告白:「我信聖徒的相通,罪的赦免,肉體的復活,永遠的生命。」當我們對於生命有著復活的認識之後,我們再來讀耶穌基督對他的門徒最後這段生命告別的談話,應該更能深入體會才對。

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這段經文的內容:

一、信心與應許(14:1-4)
1耶穌又對他們說:「你們心裏不要愁煩;要信上帝(「要信上帝」或譯「信上帝」。),也要信我。2在我父親家裏有許多住的地方,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;若不是這樣,我就不說這話。(「在我父親家裏有許多住的地方,……我就不說這話。」或譯「在我父親家裏有許多住的地方,要不是這樣,我怎麼會告訴你們說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呢?」)3我去為你們預備地方以後,要再回來,接你們到我那裏去,為要使你們跟我同在一個地方。4我要去的地方,那條路你們是知道的。」
1.信耶穌除去愁煩(混亂)
耶穌洞察人的內心,他看出門徒心裡「愁煩」,希臘文原意是「混亂」。「愁煩」是一種情緒的表達,而「混亂」可能是恐懼、震驚、擔憂,或其他諸多情緒。門徒心裡面充滿憂慮、不安與混亂,是因為耶穌說出他即將要離開門徒。你想想看,當你的好朋友、景仰的老師即將離開這世間,你的心裡會有很多的情緒,憂慮和不安,失落和不捨的感覺一一浮現出來。對於門徒的愁煩,情緒的混亂,耶穌提出一項「要求」,這項要求是勝過生命愁煩的特效藥,就是「要信上帝,也要信我」。
人生的當中,我們都會遇到許多的考驗、試探,心裏也因此產生許多愁煩與混亂,甚至對於人生的意義和目的產生疑問。面對生命的混亂,耶穌要讓門徒和我們知道,「要信上帝,也要信我」是我們勝過愁煩及混亂所能作的。人生遭遇風暴,即使不明白人生風浪的原因,也能堅信上帝必定帶領,內心寧靜,不為所動。如此,才能抵達平安的港灣。

2.耶穌的「去」:預備永生的居所
第二節,耶穌繼續說:「在我父親家裏有許多住的地方」。住處也好,家也好,甚至父也好,都是隱喻(metaphor),都是比喻、形容的說法。
「父」比喻關係的密切、是我們的源頭,指我們一切來自祂,我們像祂,我們被祂所愛。並不是說上帝是生我們的人,或是祂是男性的。
「家」也是比喻、形容的方式。因為,上帝並沒有一個家,宇宙都以祂為居所,祂存在天外天「第三層天」。這裡所說「住的地方」,不是指現在我們可經驗或在世間的居所。根據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,或腓立比書所講的,復活的身體是榮耀的,不受限制的。
這個世界沒有辦法提供復活後的居所,無法提供榮耀身體安息的地方。因為這個世界也沒有一個地方能使我們體會到愛與公義、良善與喜悅;甚至這個世界無法提供我們盡情的學習與服事的場所。
「在我父親家裏有許多住的地方」這句話讓我們知道,在上帝那裏有足夠的地方容納所有的人。英國格拉斯哥神學院院長威廉巴克萊(William Barclay)如此說:「基督徒在天上的家——天堂就像上帝的心一樣寬廣,有足夠的地方容納所有的人。」雖然世人可能會拒絕我們,可能向我們擺臉色,但是耶穌為我們預備的天家絕不會拒絕我們。
在此,耶穌也讓我們知道他升天得榮耀之後,也仍然在工作。他說:「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。」這讓我們看到一件很美的事,在天家耶穌仍繼續做工,仍在服事我們。
第二節「去」這個字的名詞就是「先鋒」,就如同希伯來書6:20說「作先鋒的耶穌」。「先鋒」這個字用有二個意思,一是指走在主要部隊之前作開路先鋒,讓其餘的部隊能夠平安地跟著走。二是指港口就遣派小船出去領航,讓別的船隻安全地跟在後面,安全帶船隻入港,這隻領航的小船也叫prodromoi(先鋒),這正是耶穌所作的。耶穌作通往天堂,通往上帝的開路先鋒、領航者,好讓我們跟隨祂的腳步走。
耶穌說祂去為我們「預備地方」,然後來接我們。你讀到這一節經文,你會好奇想問:「牧師,我有問題?」耶穌要為我們預備地方,天堂缺沙發嗎?缺什麼傢俱、地毯嗎?花園沒做好嗎?要耶穌去為我們預備,但這一去也太久了吧,都過了快兩千年還沒有好。聖經不是告訴我們說,上帝說有就有,上帝用祂的話語「從無創造有」,那麼耶穌還需要為我們預備地方嗎?是的,上帝工作一天,宇宙就運作的一天,還記得耶穌說:「我父親一直在工作,我也該照樣工作。」(約翰福音5:17)
想想聖經哪裡還有講到耶穌在天上做甚麼?羅馬書8:34說,復活的耶穌「現在正在上帝的右邊替我們向上帝祈求的!」各位,耶穌不斷在替我們祈禱,不斷的工作,祂給我們榜樣。不可停止服事、不可停止祈禱。

3.耶穌的「再來」:與主永遠同在
第三節,耶穌說他「要再回來」。啟示錄22:20,耶穌也說在末日時:「是的,我就要來了!」
說到世界的末日,一直以來都引起諸多討論。幾年前,就連電影公司也紛紛拍攝關於末日降臨的電影。這幾年,世界各地氣象異常,水災氾濫,地震不斷,上週義大利、緬甸也傳出地震,美國俄亥俄州居然在夏天裡下了初雪。
雖然,我們不知道主耶穌甚麼時候再臨,也不知道再臨的方式如何,然而有一件事我們可以確定──所有的歷史事件,都會有一個終點,同樣的這世界的終點,就是耶穌榮耀的再臨;到那一天,耶穌將勝利地回來接他的朋友。
耶穌說:「接你們到我那裏去,為要使你們跟我同在一個地方。」這句話明白的說出一項奧秘。就是,耶穌所在的地方就是天堂,我們不用胡亂猜測天堂的樣子究竟像甚麼。我們只要知道將來必永遠與主在一起,這就夠了。
我很喜歡長老教會創始者約翰.加爾文(John Calvin, 1509-1564)所說的一句話:「我要上天堂,不是因為天堂美好,也不是為了逃避地獄的火,而是愛我的上帝在那裡。」如果你全心全意地愛一個人,只要和那人在一起就會感到心滿意足。我們與主的關係也是如此,在這世上,我們與主的交往是模糊的,就像從昏暗的鏡子看祂一樣。不過我們可以為天堂下一個最好的定義:天堂乃是我們永遠與主同在。

二、耶穌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(14:5-7)
5多馬對他說:「主啊,我們不知道你要到哪裏去,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?」6耶穌說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要不是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親那裏去。7你們既然認識我,也會認識我父親的( 「你們既然認識我,你們也會認識我父親的」另有些古卷作「如果你們認識我,你們就會認識我父親」。)。從此你們認識他,而且已經看見他了。」

1.人死後要往哪裡去?
耶穌三番四次告訴門徒他要到天父那裏去,但是他們都不明白。在7:33耶穌說:「我還有一點點時間跟你們在一起,然後要回到差我來的那位那裏去。」(約7:33)。
門徒不明白耶穌所要走的十字架道路。他們不明白,也不敢問,不懂裝懂;然而,只有一位門徒——多馬(意思是「雙胞胎」),他很坦誠,別人一知半解、不懂裝懂,但是他坦承提出他的疑惑。很奇妙啊!他的問題,正是世人最想知道的問題,「人死後要往哪裡去?」、「該走哪一條路?」接著,耶穌以猶太人對生命的三大基本觀念來回答此問題。

2.猶太人對生命的三大基本觀念
面對多馬的疑問,耶穌對多馬說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」這實在是一句重大的宣告,猶太人若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,更會覺得非同小可。因為,耶穌把猶太人的三大基本觀念都匯合在自己身上。
(1)道路:耶穌成為我們的路
猶太人常常提起道路,不管是人所走的路或上帝的道路,都是他們熱衷談論的主題。
上帝對摩西說:「你們不可偏離左右,耶和華你們上帝所吩咐你們行的(路),你們要照著去行」(申5:32-33)
摩西對以色列民說:「我知道我死後你們必全然敗壞,偏離我所吩咐你們的道,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」(申31:29)。
以賽亞說:「你或向左,或向右,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,這是正路,要行在其間」(賽30:21)又說:「在那裏必有一條大道,稱為聖路,污穢人不得經過,必專為贖民行走,行路的人雖愚昧,也不至失迷」(賽35:8)。
詩人也禱告說:「耶和華阿,求你將你的道路指教我,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」(詩27:11)。
猶太人深知人必須在上帝的道中行走,因此耶穌說:「我就是道路」。耶穌這樣說是甚麼意思呢?例如,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向人問路。對方若告訴我們:「第一個路口右轉,看到咖啡店在左轉,穿過公園中央的路,出了公園右轉,然後碰到紅綠燈,過馬路左轉就到了。」相信你若照他的指示,走不到半途就會迷路。但是,如果這個人說:「來,我帶你去。」那麼,這個人就成為我們的路,使我們不致迷失。耶穌對於我們也是如此。耶穌不僅指示我們怎麼走,他還牽著我們、帶領我們。對我們來說,祂就是我們的道路,就是我們的方向。
(2)真理:耶穌實踐出真理
耶穌說:「我就是真理。」「真理」是聖經重要的主題,也是猶太人對生命三大基本問題之一。詩人祈求上帝說:「耶和華阿,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,我要照你的真理行」(詩16:11)。又說:「因為你的慈愛常在我跟前,我也按你的真理而行」(詩26:3)。
許多人把真理告訴我們;但沒有人把真理行出來給我們看。我們都知道,一個人道德的好壞和他所教的國文、英文、數學、物理或化學,一點關係都沒有。但一個人如果是教倫理道德或真理,那麼他的品格就與他所教的內容很有關係。
道德或真理不能光用言詞表達,而必須以身作則,付諸行動。人的問題正是,說的比做得多,甚至做不到。但是,耶穌說:「我就是真理。」耶穌不僅教導真理,祂也在行動中顯示出真理。
(3)生命:耶穌的拯救帶來新生命
耶穌說:「我就是生命。」「生命」在舊約中更是重要的主題,箴言的作者說:「因為誡命是燈,法則是光,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」(箴6:23)。「謹守訓誨的,乃在生命的道上」(箴10:17)。詩人也體會到上帝「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」(詩16:11)。
總之,生命乃是人始終在尋找的。人們不是為了知識的緣故而尋找生命的知識;乃是希望了解生命的價值與意義,明白人在世的使命,而使生命顯得更有意義。使徒保羅見證說:「基督是你們的真生命;當他顯現的時候,你們也要跟他一起顯現,分享他的榮耀。 」(歌羅西書3:4)耶穌說:「要不是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親那裏去。」只有耶穌是通往上帝的路。只有藉著他,我們才曉得上帝的樣子;只有他才能帶領我們毫無畏懼毫無羞恥地來到上帝面前。

三、耶穌所賜至大應許(14:8-14)
8腓力對耶穌說:「主啊,把父親顯示給我們,我們就滿足了。」9耶穌回答:「腓力,我和你們在一起這麼久了,你還不認識我嗎?誰看見我就是看見父親。為甚麼你還說『把父親顯示給我們』呢?10我在父親的生命裏,父親在我的生命裏,你不信嗎?我對你們說的話不是出於我自己,而是在我生命裏的父親親自做他的工作。11你們要信我,我在父親的生命裏,父親在我的生命裏;如果不信這話,也要因我的工作而信我。
12我鄭重地告訴你們,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,甚至要做更大的,因為我到父親那裏去。13你們奉我的名,無論求甚麼,我一定成全,為要使父親的榮耀藉著兒子顯示出來。14你們奉我的名,無論向我求甚麼,我一定成全。」 

1.因耶穌的工作而信
前面有多馬好問,接著有腓力的渴望。猶太人都知道沒有人能夠看見上帝。當耶穌說:「你們既然認識我,你們也會認識我父親的」,聽道這句話時,腓力覺得很疑惑。
腓力對耶穌說:「主啊,把父親顯示給我們,我們就滿足了。」耶穌回答:「腓力,我跟你們在一起已經這麼久了,你還不認識我嗎?誰看見我,就是看見父親。為甚麼你還說『把父親顯示給我們』呢?我在父親的生命裏,父親在我的生命裏,你不信嗎?我對你們說的話不是出於我自己,而是在我生命裏的父親親自做他的工作。你們要信我,我在父親的生命裏,父親在我的生命裏;如果不信這話,也要因我的工作而信。因為,透過耶穌所做的事,已經應驗聖經關於彌賽亞的預言。

2. 凡奉耶穌的名祈求,就必得著
14:12-14是一段很重要的應許,對心裏愁煩的門徒而言更為重要。但是要注意!耶穌並沒有說,我們所有的祈求都必得著,他是說「凡奉他的名祈求的」,就必得著。對任何禱告,我們都需要問自己:我能奉耶穌的名如此祈求嗎?例如說,沒有人能奉耶穌的名祈求報復、復仇,沒有人能夠奉耶穌的名去喜歡已婚的人,沒有人能夠奉耶穌的名去求簽賭的明牌,沒有人能奉耶穌的名去作違背信仰的事。
我們祈禱時,應該常常問自己:我是否能實實在在的奉主耶穌的名祈求嗎?如果通得過這個標準,那麼在祈禱結束時,你才可以說:「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。阿們。」然而,違背信仰所作的祈禱,總不能得著。

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認識:

一、耶穌是人生命的領航者
在以前的教會牧會時,有年老的兄姐交代我:「牧師啊,上帝若召我回去的時候,你就要為我主理。」甚至也吩咐我要唱哪一首聖詩,要用哪一段經文講道給親族、朋友聽。因為,有好幾位都在「交代」,我的記性不好,所以我在松年的聚會就安排一次聚會,我記得是在2005年6月邀請大家來分享最喜歡唱的聖詩、最喜歡的經文、最想交代的事、最想給家人的金句或是話語,當時教會公報還特別報導此事。我跟松年兄姐說:「大家寫下來,免得我搞錯了,就很不好意思。」有一位可愛的老姐妹說:「牧師啊!你如果弄錯了,我就在告別禮拜時,從棺木中爬起來提醒你!」
有位老姐妹的告別禮拜,我就特別將她寫下來的資料印在告別禮拜程序單內,她當時寫下最想告訴兒子的一句話「我希望你們能夠來教會,成為上帝的兒子。」那次的禮拜非常的感動,老姐妹二位六十多歲的兒子從告別禮拜後,就穩定來參加主日禮拜及小組聚會至今。
基督教信仰是充滿永生的確信,基督徒比起任何人都不忌諱談論死的議題。最好就是在遺囑、交代中表達出這樣的信仰深度,甚至我們可在基督的盼望中,先行與家人、子女討論遺囑內容,免得「大事情發生了」才措手不及。 
羅馬書6:5說「如果我們跟基督同死,我們信,我們也要跟基督同活。」生命最大的喜悅,就是沒有死亡,且是復活的生命,因此,一個基督徒可以表現出與非基督徒最大的差異,就是對死亡沒有恐懼感。基督教信仰談及生命的問題時,上帝保證一個明確的應許:生命是永恆的,沒有死亡。但這是在耶穌基督裏才有的恩典,會使生命完整的連結起來,不會斷掉。 
牧師要提醒大家,我們都需要時時刻刻準備好,因為我們不知道耶穌基督甚麼時候會再臨來到我們當中,我們也不知道何時要離開世間回到上帝的身邊。我們唯一可以努力的,就是盡心、盡意、盡力,準備好我們的心靈,讓我們有聖潔的心思意念,以備時刻一到,可以無愧地被耶穌基督接納。主耶穌是我們生命的領航者,他已經指示唯一的一條生命道路就是他,藉著他使我們領悟真理及得著生命。

二、耶穌說:「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」,你學耶穌做事了嗎?
第12節說:「我鄭重地告訴你們,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,甚至要做更大的,因為我到父親那裏去。」我們信耶穌的人,我們曾做過哪些耶穌曾做過的事呢?
馬太福音25:35-36這樣說:「因為我餓了,你們給我吃,渴了,你們給我喝;我作客旅,你們留我住;我赤身露體,你們給我穿;我病了,你們看顧我;我在監裏,你們來看我。」又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(25:40)
上週六(8/20)會計師高考,國文科作文題目直接拿曾經傳誦一時,羅東聖母醫院燒窮人賒帳借據的新聞入題,希望呼應老子《道德經》「是以聖人執左契,而不責於人」,這段想要傳達的那一份寬厚待人的理想社會價值。
「據報載,長久以來,羅東聖母醫院對沒有能力支付醫藥的窮人,照樣給予妥善的醫療,只要在出院時寫張借據,等方便時再償還就可以,若無力償還,院方也不會主動去追討,反而是每隔幾年就將窮人的借據燒掉,一筆勾消,在今天的台灣社會,讓我們看到了台灣理想社會的實例。」
雖然羅東聖母醫院燒窮人借據已經延續超過一甲子了,但真正把這項善行公開在媒體上講出來的,是知名導演吳念真。吳念真導演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:「我父親那一代的礦工,如果受了很重的傷、要治療很久的話,從礦工醫院出院後,就是轉去聖母醫院繼續治療,因為聖母醫院可以讓他們欠錢……」導演吳念真回憶,民國40、50年代,台灣偏鄉醫療資源仍匱乏,在基隆、宜蘭貧苦民眾心裡,羅東聖母是有著外國好醫師的醫院,就算付不出醫藥費,過幾年還是付不出來,打張欠條就好,神父就會把欠條燒掉。
羅東聖母醫院,感動人的地方,是他們做了耶穌所做的事。今年我們教會設教120週年、建堂100週年,我們也在想,我們如何做耶穌所做的事?去年事工研討會中,同工就規劃在120週年慶祝時,我們能夠募集120萬,幫助需要幫助的機構。就像耶穌所說的,「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」今天,我們特別邀請在緬甸的宣教師賴毅穗牧師前來報告,希望我們能夠看到在緬甸的每一位最小的弟兄、姐妹的需要。記住!耶穌說:「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。」

問題討論:
1.你曾為生命愁煩過嗎?你曾想過人死後生命往哪裡去嗎?

2.關於人死後往哪裡去,耶穌對門徒做了那些最後的「交代」?
3.耶穌說:「信我的人也會做我所做的事」,你可以學耶穌做哪些有意義的事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