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

哈該書簡介

哈該書簡介 

被擄後歸回的先知有二位,哈該和撒迦利亞。先知哈該在主前539年,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和城牆時,為上主所差,去鼓勵那些遭到困難而洩氣的百姓。

一、被擄後歸回的背景 
猶大人數次被擄到巴比倫,他們希望能夠儘快歸回的願望,隨著耶路撒冷被攻陷又被火焚燒而煙消雲散。先知耶利米隨著留在耶路撒冷的百姓下到埃及,在那裡結束他傳道生涯。祭司以西結在耶路撒冷毀滅之後,繼續在被擄的人中傳講將來復興的盼望。被擄的百姓都沒有忘記耶利米所說,當為巴比倫所定七十年滿了之後,他們要歸回(耶25:11,29:10;但9:1-2;拉1:1)。

歸回,這是猶大百姓夢寐以求的。但是在殘暴的巴比倫統治政策之下,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。當波斯王在公元前 539年打敗巴比倫時,猶大人的機會來了。波斯王古列大帝下詔讓許多從前被巴比倫王俘擄的人回國,猶大人是其中之一。他們甚至可以攜回自己的神像。猶大人沒有神像,他們帶回的是聖殿的器皿。以斯拉記1:7-11記載,猶大的首領設巴薩帶回金器、銀器共五千四百件。 

公元前536年,約有五萬的猶大人在所羅巴伯的率領之下,返回自己的故鄉,重建耶路撒冷與聖殿。他們得到瑪代波斯王塞魯士(Cyrus the Great,和合本譯為「古列」,也有譯為「居魯士」)的鼓勵和幫助,連不能返回的猶大人也要出錢出力,來幫助他們建殿(拉1:1-11)。回到猶大地那年的七月,眾人聚集在耶路撒冷,在所羅巴伯和約書亞的領導之下,照摩西律法所說,築壇獻祭,又守住棚節(拉3:1-4)。所羅巴伯是撒拉鐵的兒子,約雅斤的孫子,代表大衛王室的後裔;約書亞是大祭司,是約薩達的兒子,負責宗教事務。 

第二年二月,他們立定殿的根基,有祭司吹號、詩班奏樂,帶頭讚美上帝。當時,還記得舊殿的老年人,觸景生情,大聲哭號。有人歡呼,有人哭號,極為熱鬧(拉3:10-13)。只是留在猶大地、已經和當地百姓通婚的撒瑪利亞人前來阻撓。他們原先假意說要參與建殿,後來乾脆百般攔阻,賄買謀士,上奏文控告波斯王(拉4:1-5)。歸回的猶大人遇到這樣的困難,建殿的熱忱就消退了。 

於是重建聖殿的工作暫時擱置,百姓只顧建造自己的房屋、種植自己的田地,把耶和華殿的事擱在一旁。這一停,就拖了十五年,一直到大流士王(Darius, 又譯大利烏522-486 B.C.)第二年(拉4:24),中間還經過塞魯士的兒子剛比西斯作王的時期。 

哈該和撒迦利亞就在這時出現。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鼓勵百姓再度起來建造上主的聖殿,恢復敬拜的生活。他們的信息得到熱烈的回應,百姓重新站立起來,建造聖殿;雖然開始的時候仍舊遇到一些攔阻,但是在上帝的保守和兩位先知的勸勉和鼓勵之下,又得到大流士王之助,三年半之後,聖殿終於完工。 

被擄後歸回大事年表: (主前)
586年       耶路撒冷聖殿被毀 
536年       所羅巴伯領五萬猶大人歸回耶路撒冷 
536年7月  重新築壇獻祭 
535年2月  立殿根基,重建聖殿,但受阻 
520年6月1日  哈該勸勉百姓動工(拉4:24-5:2;該1:1) 
         6月24日  建殿工作重新開始(該1:12-15) 
         7月21日  哈該第二次勸勉(該2:1-8) 
         8月1日    撒迦利亞第一次信息(亞1:1) 
         9月24日  哈該第三、四次勸勉(該2:10-23) 
       11月24日  撒迦利亞見異象(亞1:7) 
518年9月4日   撒迦利亞再見異象(亞7:1) 
516年12月3日  聖殿完成(拉6:15) 
515年1月14-21日  歡渡逾越節(拉6:19-22) 
457年       以斯拉返國,施行改革(拉7:8-10) 
444年       尼希米重建誠牆(尼2:1-20) 

二、哈該書的四篇信息 

先知哈該的名字的意思是「歡樂的」或「節期的」。我們現有的資料對他的瞭解不多。他可能出生在巴比倫,主前586年隨著所羅巴伯返回耶路撒冷。他所傳講的中心信息是聖殿的重建,並一再應許上帝的同在。他的信息一共有四篇,從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6月1日到9月24日: 

(一)第一篇信息:哈該書1:1-15 

哈該一開始就對猶大的領袖所羅巴伯和約書亞傳信息。他勇敢地宣告,百姓耽延建殿是不對的,大家應該以上主的事為重,不應該只顧自己的事。他們事倍功半、收成不好,就是因為沒有看重上帝的事。在此讓我們也反省自己,是否把自己的事業看得比上帝重要?我們需不需要調整我們做事的先後次序? 

百姓一聽哈該的話,立刻悔改,上帝也立即藉著哈該用溫柔的話安慰他們: 
「我與你們同在」(哈1:13)。他們很快地就恢復建殿的聖工。當一個人悔改的時候,他其實是相當接近上帝的。憂傷痛悔的心,上帝必不輕看(詩51:17)。 

(二)第二篇信息:哈該書2:1-9 

猶大百姓在哈該傳講第一次信息24天之後,立刻動工重建聖殿。但是他們所重建的殿,比從前所羅門王建的聖殿規模小多了!哈該怕百姓灰心,尤其是從前見過舊殿的人,可能會覺得這個殿算不得什麼,於是在開工約一個月之後再一次勉勵他們說,這個殿的規模雖小,但是參與作工的人都要體會到上帝的同在。上帝必使這殿充滿榮耀,因為祂要震動萬國運珍寶來。這裡所說的可能也指向未來:「銀子是我的,金子也是我的。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。」 

(三)第三篇信息:哈該書2:10-19 

再過兩個月之後,哈該警戒百姓「不算為聖及必算污穢」的觀念,意思就是一個人不能因為挨著聖物就算為聖,不要以為參與服事沾了一點邊,就可成聖,而是要完全歸向上帝。而污穢卻是很容易感染的,因此要特別小心。哈該再一次安慰百姓說,雖然從前收成不好,但是從9月24日這日起,上帝要賜福給他們。 

(四)第四篇信息:哈該書2:20-23 

同樣在9月24日這一天,上帝的話再一次臨到哈該,上帝要震動天地,傾覆列國寶座,除滅列邦勢力;這要以所羅巴伯為印,上帝對他說「我揀選了你」。看起來,這在當時並未應驗,所羅巴伯只是大衛後裔的代表。不過哈該的話帶給所羅巴伯極大的安慰和鼓勵,使他有勇氣應付河西總督達乃一時的刁難(拉5:1-6:13)。聖殿終於在大流士王第六年12月3日完工(拉6:14-15)。哈該的信息很快地有了果效。 

總之,哈該是如何安慰、鼓勵百姓的呢?他一再地強調上帝的同在(哈1:13,2:4-5),這對當時的百姓非常重要。國破家亡,百廢待舉,如果不是萬軍之耶和華同在,百姓真的不知從何得力、得盼望。重建聖殿,表明上帝的同在,帶給百姓無限的希望。

備註:歸回時期的波斯王
1. 塞魯士(古列)(主前539-530年):下令重建聖殿,選民第一批回國。
2. 剛比西斯(主前530-522年):建殿工作受阻。
3. 大流士(大利烏)(主前522-486年):重申准許重建聖殿,聖殿建成。
4. 亞哈隨魯(主前486-465年):以斯帖丈夫。
5. 亞達薛西一世(主前465-424年):不是以斯帖兒子,但對猶大人有好感。批准以斯拉回國(主前445年),是選民第二批回國。批准尼希米回國(主前458年),是選民第三批回國,尼希米主前433年返波斯(尼13:6),主前424年前回耶路撒冷(尼13:7)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