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

希伯來書簡介

希伯來書簡介
作者:
不詳。
經文內證:
1. 希伯來書是不具名的作品。
2. 11:32的「細說」(διηγούμενον)在原文為單數的陽性分詞,這表示作者是個男士。
3. 在新約的所有書卷中,本書展示了最優雅的希臘文體;作者顯然曾受希臘教育(包括辭令學)、精通希臘文,並且熟悉希羅世界一般的文化環境。
4. 他更精通舊約聖經,也熟悉猶太人的宗教思想;他的舊約引句都是出自七十士譯本。因此,作者極可能是說希臘語的猶太人。
5. 作者不是撒都該人(或撒瑪利亞人),因為他接受詩篇與摩西五經一樣為聖經的一部分。
6. 作者是讀者所認識的(13:19);他可能是與提摩太同屬保羅圈子的人(見13:23)。
7. 像讀者一樣,作者不是耶穌傳道工作的目擊者,而是從一些目擊者那裏領受福音的(2:3)。
※曉得作者是誰固然會有助於本書的了解;但不曉得他的身分也不致嚴重地影響釋經的工作,或是對本書的背景、寫作日期和寫作原因等問題的了解。 
日期:60s/90s A.D.(據12:4;13:23;8:4,13及9:6-9等的涵義)
地點:不詳,可能是西班牙(羅15:28)
目的:指出耶穌基督遠超猶太教的功效。
主旨:基督的超越性。
特徵:
1.為新約書卷中在作者、讀者、著作地點、日期等問題上,最隱晦不明的一卷。
2.為新約書卷中文學最深奧與優美之一。
3.全書佈滿舊約的氣氛(約有86次清楚引用舊約)。
4.引用舊約時不把書名提出,而卻說是「聖靈所說」的。
5.全書為一本「基督論」,彰顯耶穌基督的本性與救贖工作,特別是祂的神人二性。
6.除羅8:34外,只有本書介紹基督現今在天上的工作。
7.在豐富的教義中穿插五篇警告短文(2:1-4,3:7-4:13,5:11-6:20,10:26-39,12:14-29)。
8.全書以「靠近神」(10:22)與「事奉神」(6:1)為中心。
9.記有在新約內最偉大的數章(1,6,7,8,9,10,11)。
10.鑰字包括有「天使」、「聖潔」、「罪」、「祭司」、「血」、「約」、「完全」、「永遠」、「更美」等。

歷史背景:
A.對象的問題
  1.讀者是誰一般說起來有三種可能性:外邦基督徒、混合的教會、猶太基督徒。
根據內容很明顯地,讀者是作者所認識的一個基督徒群體:作者曾與他們有個人的連繫,他請求他們為他祈禱,特別是使他可以快點回到他們那裏(13:18-19,23)。「要接待異鄉人到你們家裏。」的囑咐(13:2)提示我們,他們可能是城市中人(13:14)。他們顯然像作者一樣來自說希臘語的文化環境;書中亦有一些跡象,提示他們的宗教背景是巴勒斯坦以外的、說希臘語的猶太會堂所代表的猶太教。
他們是從耶穌傳道工作的目擊者那裏得聞福音的(2:3);他們原先的領袖已經去世(13:7)。信主後,他們曾因他們的信仰遭受辱罵和苦難(10:32-34),不過尚未至於殉道的地步(12:4)。他們亦以實際的愛心行動服事聖徒(6:10,參10:33-34)。
另一方面,他們在信仰的路上有停滯不前(5:11-14)、疲憊不振(12:12-13)的表現;似乎在他們當中,有人已經放棄聚會(10:25)。13:24a提示我們,讀者是一個城市基督徒群體內的一個家庭教會。

2.讀者在何處
本書的目的地的問題,在學者現有的知識之下,似乎是無法確定的問題。因此,一些釋經者選擇不對此問題提供任何答案。幸而,這種不肯定的情況大致上並不嚴重地影響經文的解釋。不過,羅馬之說雖然無法證實,但比起其他有關本書目的地的看法似乎更為合理,亦獲得不少(但絕不是所有)釋經者的支持。就是說:本書的讀者是在羅馬的一群猶太基督徒所組成的一個家庭教會。
B.作者的問題
關於本書作者的問題,與讀者的身份仍是無法確知。不過在學界大都認為(一)本書作者極不可能是保羅。(二)我們幾可肯定讀者知道作者是誰(13:19),但本書究竟是誰寫的,「上帝知道事情的真相」(俄利根的名句)。許多釋經者都樂意承認他們不曉得本書的作者是誰。(三)曉得作者是誰固然會有助於本書的了解;但不曉得他的身分也不致嚴重地影響釋經的工作,或是對本書的背景、寫作日期和寫作原因等問題的了解。(四)我們既不知道作者是誰,也不知道他寫此書時身在何處。

C.寫作原因和目的
希伯來書的一個特色,就是教義性的解釋與警告及勸勉的話交替出現。可是,作者在信末卻把全書形容為一篇「勸勉的話」(13:22),這就清楚表示,在作者的心目中,書中聖經及神學性的解釋只佔從屬的地位,其功用是提供勸勉的基礎,勸勉才是全書的真正目的。因此,我們可以根據書中的警告和勸勉部分,推論出讀者所處的情況,以及作者寫此書的原因和目的。作者用以直接形容或間接提示讀者所處之危險的話,大致上可分為三類:
(一)讀者在他們的基督徒路程上顯得疲乏不振
作者勸勉他們不要「被潮流沖走」(2:1,現中)離開了他們所聽見的道理;不要「忽略」救恩的信息(2:3);不要「被淘汰」(4:1,新譯),即是被排拒於安息的門外;不要變得無用(6:7-8)、「懈怠」(6:12)和「疲倦灰心」(12:3);不要「被各樣怪異的教訓勾引了去」(13:9)。作者責備他們在屬靈的追求上停滯不前(5:11-14),要他們持定所承認的道(4:14),「堅定不移地持守我們所宣認的盼望」(10:23,現中);脫去罪的纏累(12:1);使「軟弱的膝蓋」剛強起來,「走在筆直的路上」(12:12、13,現中)。作者又勸勉他們要順服他們的領袖(13:17),在基督徒群體中彼此相愛、互相幫助(3:13,10:24-25,13:1-3)。
二)對上帝的旨意主動的、甚或永久的背叛
作者提到「存著不信的惡心,把永生上帝離棄」的危險(3:12);提到像曠野一代的以色列民「那不信從的樣子」(4:11),那是顯露在上帝面前的(4:12-13);提到「離棄正道……把上帝的兒子釘在十字架上,公然羞辱他」(6:6,現中);提到「故意犯罪」(10:26),這罪等於「踐踏上帝的兒子,將……約的血當作平常」(10:29);提到「有毒根生出來……叫眾人沾染污穢」(12:15);提到拒聽上帝的聲音(12:25);又屢次勸喻讀者要堅信到底(3:6、14,6:11)。雖然作者從沒有說讀者中已經有人犯了背道之罪(6:10提示相反的情況),但是他論及背道之罪時所用的嚴厲的話(2:3,6:8,10:29-31,12:29),顯示他必然認為那是一種真實的危險。
(三)逼迫的外來壓力
讀者在信主後的早期曾受試煉(10:32-34),他們如今又遇到試煉(2:18,參4:15)和凌辱(13:13),而且試煉可能越發加劇,也許至到有人會殉道的地步(12:4)。
從作者的話看來,讀者現在是處於信心的危機之中:他們對所已接受的救恩信息顯得散漫了,有些人甚至有「隨流失去」的危險(2:1-4);作者暗示,他們不再聆聽上帝在聖經及在講道中所發出的聲音(2:1;3:7b-4:13,5:11,12:25),即是不願意探究福音對生命的實際含意,並以信心和順從回應之;他們顯然已從信主後未幾所顯出的勇敢見證──與耶穌運動認同、忍受公開的凌辱、監禁及失去產業(10:32-34)──退縮下來,如今變得遲鈍、懈怠、疲倦灰心、疲備不振(5:11,6:12,12:3、12-13)。屬靈的冷淡和惰性自然地侵蝕他們的信心和盼望(參3:6,6:18-20,10:23-25,11:1)。他們當中已有人不再參加聚會(10:25),其餘的人要在一個對他們存敵意的社會中(12:3-4)持守基督徒見證,所經歷的壓力使他們感到疲倦乏力。在這種信心的危機中,作者特別關心個別的信徒,因為若有人對背道之試探屈服,此罪便會有蔓延的危險(3:12、13,4:1、11,6:11,12:15)。雖然外來的壓力(逼迫)是個因素(12:4,13:13),主再來的應許尚待實現似乎也是個因素(10:25、35-39),還有一些外來的教訓向他們招手(13:9),但讀者更顯著的問題是他們的信心動搖、盼望被侵蝕;因此作者極為關注,惟恐讀者中有人因不小心而至終主動的、故意的拒絕了上帝的恩典,從而在新約的群體中無分(3:12-15,4:1、11,6:4-8,10:26-31,12:15-17、25-29)。

倘若讀者是從猶太教歸信基督教的,他們又是在羅馬的一個地方教會,在那裏猶太教(但非基督教)是受羅馬帝國容許的「合法」宗教;則讀者很可能經常受到一個試探,就是要不強調(低調處理)、隱藏、忽視、放棄他們信仰中那獨特地是基督教的一面,並在遇到危機時拒絕和否認那獨特的一面。換句話說,讀者面對的是背道的危險,而書中多次嚴厲的警告話,亦是針對背道的罪而發的。雖然作者的關注是在於讀者不要離棄基督,而不是在於他們離棄基督後回到甚麼,但全書一貫以利未的祭祀制度與基督的祭司工作作對比,使我們可合理地推論,讀者的試探是返回猶太教;13章13節支持這個推論──「出到營外」意即「離開猶太教的營幕」。

因此,作者寫此書的原因,就是讀者因信心軟弱而有放棄基督教信仰、返回猶太教門檻之下的危險;作者寫此書的目的,就是要防止他們這樣作。他一方面以極嚴厲的話警告他們背道的永久結果;另一方面,他積極地將基督描寫為上帝最後及至完全的啟示,上帝為祂的子民(不論是舊約或新約的子民)所定的一切旨意,都在基督身上完成了。基督尤其是以大祭司的身分,獻上了自己為完全的祭獻,一次而為永遠地成就了舊約的祭祀制度及其牲祭所預示、卻無法成就的贖罪之工。故此,持守基督的便獲得一切,放棄基督的便失去一切。

沒有留言: